杭州一家四口3人患癌,原来他们都被这种病

 

绝经后姨妈再次来访是怎么回事?

62岁的张阿姨(化名),她先后查出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胃癌。

十年间,一家四口人中竟有三人因癌症先后住进浙江大医院。

因子宫内膜癌

62岁阿姨牵出“家族病”

△图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外公、妈妈、舅舅患癌,我非常伤心,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也患癌,甚至拖累自己的下一代……”

在浙大一院,35岁的杭州人李梅(化名)曾经陪伴着妈妈张阿姨熬过最漫长的抗癌时光,但罹患癌症的家族阴影就像悬在头顶的利剑,让她提心吊胆。

62岁的张阿姨不算幸运,从年起,全家人的噩梦开始,仿佛就再没中断过。她的父亲因“直肠癌”去世,唯一的弟弟也因“胃癌”不到50岁就早早离开。

几年前,张阿姨因为便血被确诊为“直肠癌”,经过浙大一院结直肠外科的化疗及手术治疗,本以为能消停一段时间,没想到麻烦却接二连三。

“患者已经绝经10年,此次突然出现阴道出血并伴有白带异常增多,我们首先就考虑为子宫内膜癌。”妇科主任钱建华主任医师清楚记得接诊张阿姨时的情形。

经过经阴道B超和盆腔MRI等进一步检查,张阿姨的子宫内膜呈杂乱回声,结合活检病理检查,她最终被确诊为“子宫内膜样腺癌II级”。

经过手术治疗,张阿姨恢复理想,但在术后一年的复查中,她又被胃癌缠上,浙大一院多学科专家团队,在攻克癌魔的过程中,发现张阿姨的三种癌组织类型各异,考虑都是原发性癌,并非转移癌,结合她的家族史及基因检测结果,终于解开了这家人多年的癌症梦魇,张阿姨一家都是由于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导致的癌症发病,即林奇综合征。

这种“遗传癌”,病根在基因

林奇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癌症易感综合征,由DNA错配修复基因(作用是纠正DNA复制过程中的错误来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MSH2、MLH1、MSH6、PMS2突变或EPCAM缺失引起,约占新发子宫内膜癌的3%。林奇综合征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为(10-71%),结直肠癌为(10-47%),卵巢癌为(0-24%),发生肾盂癌、输尿管癌、胃癌、小肠癌、胆管癌、脑和皮肤癌等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作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林奇综合征的家族成员均有极高的遗传风险,浙大一院高通量基因测序平台的数据显示,与张阿姨患癌密切相关的MLH1,MSH2,MSH6,PMS2这四项基因分别存在37%、41%、13%和9%的突变风险。因此发现家族遗传性风险后需进一步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来精准识别癌症风险。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林奇综合征

林奇综合征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妇科主任钱建华主任医师介绍,林奇综合征并非罕见疾病,根据《中国人林奇综合征家系标准》,家系中有符合下列条件者应高度怀疑为林奇综合征家系:家系中至少有2例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的2例为父母与子女或同胞兄弟姐妹的关系。并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者:

1.其中至少1例发病早于50岁;

2.其中至少1例为多发性结直肠癌;

3.其中至少1例患林奇综合征相关的肠外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癌、胃癌、小肠癌、卵巢癌、肾盂输尿管肿瘤、肝胆系统肿瘤等)

浙大一院结直肠外科、胃肠外科及妇科的多学科专家团队“强强联合”,利用浙大一院的基因测序平台,最快仅需5-7天即可发现、诊断“林奇综合征”并开展多学科综合预防及治疗。

被诊断为林奇综合征怎么办

1.结直肠癌筛查:从20~25岁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每1-2年重复一次。

2.妇科癌症筛查:女性从30~35岁开始,每1~2年做一次妇科B超检查和肿瘤标志物筛查,有异常出血等症状或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应做子宫内膜活检,筛查子宫内膜癌。(特别强调:其中有肿瘤家族史的,特别是消化道合并妇科肿瘤患者,建议做基因检测排查林奇综合征。)

3.胃癌筛查:从30-35岁开始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每2-3年重复一次。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时进行治疗。4.尿路上皮癌:从30-35岁开始进行尿液分析。5.皮肤癌:每年进行皮肤检查。

林奇综合征引发的癌症,首选方案仍是外科手术。

钱建华主任还特别强调,确诊林奇综合征的女性,建议在完成生育后进行预防性的子宫切除、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未接受子宫切除的患者,则建议25~35岁开始每年进行子宫内膜活检,未接受双侧卵巢输卵管切除的患者则建议阴道超声检查以及血清CA-筛查。有明确的胚系基因突变的林奇综合征的患者,建议做孕前咨询,阻止该疾病遗传给下一代。

来源:都市快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johkd.com/wacs/126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